原文:
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
「須菩提!汝勿謂如來作是念:『我當有所說法。』莫作是念,何以故?若人言:如來有所說法,即為謗佛,不能解我所說故。須菩提!說法者,無法可說,是名說法。」爾時,慧命須菩提白佛言:「世尊!頗有眾生,於未來世,聞說是法,生信心不?」佛言:「須菩提!彼非眾生,非不眾生。何以故?須菩提!眾生眾生者,如來說非眾生,是名眾生。」
A.現代白話
1. 佛並沒有「在說法」
佛對須菩提說:「不要以為如來心裡想著『我要去說一個法』。
因為如果有人認為如來真的『在說一個法』,那其實就是誤解了,也是在毀謗佛。」
為什麼?
因為所謂的「說法」,只是方便的假名——
在真相中,根本沒有一個固定的「法」可以被說出來。
如果有一個明確可定義的「法」,那它就落在概念與限制裡了,
而真理,是無法被框在語言中的。
真理不是你可以裝進文字的東西,你只能活在它裡面;
話語只是指向月亮的手勢,而不是月亮本身;看手勢將會錯意,看月亮才對;
形式只是教具,真相永遠在形式之外。
2. 眾生,亦非眾生
須菩提問:「未來世會有人聽到這樣的法而生信心嗎?」
佛說:「那些聽的人,並非眾生,也不是非眾生。」
這聽起來矛盾,但它的意思是——
在真相中,眾生與佛沒有分別,所以說「非眾生」;
但因為還未完全覺悟,所以又暫時稱為「眾生」。
你一直都在實相之中,只是暫時夢見自己離開了;
你從來沒有離開源頭,只是認同了一個身份;
所以,你的問題不是要怎麼成佛,而是要怎麼停止夢中的妄念——時常地『無念覺知當下』。
3. 真正的「說法」
真正的說法,不是傳遞一套固定的教條,而是當下的臨在在流動。
語言、比喻、故事,都是為了引導聽者指向那個不可言說的實相。
當聽者抓住的是指向,而不是手指本身,才真正「聽到法」。
精華金句
「真理不是被說出來的,而是被指向的。」
「你不是眾生,只是夢見自己是。」
「語言是船,到達彼岸後,船也該放下。」
「說法無法可說,聽法無法可得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