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:
法界通化分第十九
「須菩提!於意云何?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,是人以是因緣,得福多不?」「如是,世尊!此人以是因緣,得福甚多。」「須菩提!若福德有實,如來不說得福德多;以福德無故,如來說得福德多。」
(一)現代白話
佛問須菩提:「如果有人用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去布施,他的福德是不是很大?」
須菩提答:「是的,福德很大。」
佛卻說:「如果福德真的有實體,我就不會說『多』;因為福德本無實體,所以我才說它『多』。」
福德無實
你以為布施會得到「更多福報」,就像存錢會多出存款,但真相是——
福德不是可以擁有的東西,它只是一種自然流動的回響。
如果你布施是為了得到什麼,那不叫布施,那是在做交易」;
布施本身就發生在你和世界沒有分別的時候,沒有一個『我』在給,也沒有一個『他』在收;
施與受在真相中是一體的,你給出去的,其實是你已經擁有的。
得與不得的平等
佛說:「福德無實,所以得與不得是平等的。」
這聽起來像是悖論——怎麼可能「無所得」反而是「得最多」?
因為當你放下了「要得到」的心,你就回到無限的源頭;
在源頭裡,沒有匱乏,所以一切都是圓滿的。
換句話說,無所得不是「什麼都沒有」,而是沒有失去,也沒有需要補足。
真正的布施
真正的布施,不是錢財的多寡,而是心中沒有「我給了什麼」的記帳;
不住於施者、受者、財物三相,布施變成一種自然的生命流動——
像陽光照耀,不記得自己給了多少;
像河水奔流,不計算自己灌溉了誰。
這時的布施,是無所得的;
而無所得,才是你真正「得福德多」的原因——
因為你回到了本來就充盈的那個自己。
精華金句
「如果你還在數福報,你就還沒有嘗到福德的味道。」
「無所得,不是空無,而是圓滿。」
「真正的布施,沒有給與收,只有愛的流動。」
「當你放下了得失,你已經得到了全部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