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剛經》沒煩惱白話與靈性釋義 ‧ 第十八分《一體同觀》

原文:

一體同觀分第十八

「須菩提!於意云何?如來有肉眼不?」「如是,世尊!如來有肉眼。」「須菩提!於意云何?如來有天眼不?」「如是,世尊!如來有天眼。」「須菩提!於意云何?如來有慧眼不?」「如是,世尊!如來有慧眼。」「須菩提!於意云何?如來有法眼不?」「如是,世尊!如來有法眼。」「須菩提!於意云何?如來有佛眼不?」「如是,世尊!如來有佛眼。」

「須菩提!於意云何?如恒河中所有沙,佛說是沙不?」「如是,世尊!如來說是沙。」「須菩提!於意云何?如一恒河中所有沙,有如是沙等恒河,是諸恒河所有沙數,佛世界如是,寧為多不?」「甚多,世尊!」

佛告須菩提:「爾所國土中,所有眾生,若干種心,如來悉知。何以故?如來說:諸心皆為非心,是名為心。所以者何?須菩提!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。」

(一)現代白話

如來的五眼,不是為了「看更多」

佛問須菩提:「如來有肉眼嗎?有天眼嗎?有慧眼嗎?有法眼嗎?有佛眼嗎?」
須菩提一一回答:「有。」

這五眼代表五種視野:

  • 肉眼:凡夫之眼,範圍有限。

  • 天眼:超越肉眼,可遠視、透視,但仍是感官的延伸。

  • 慧眼:聲聞、緣覺的智慧,看見一切現象如夢如幻、如鏡花水月。

  • 法眼:菩薩之眼,涵容並洞見一切緣起性空,慈悲運用無礙。

  • 佛眼:佛的視野,洞見一切存在,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清淨無障無礙、圓滿無欠無餘。

但重點不是「佛能看很多東西」;
看再多風景,如果還有一個『我』在看,那依然是分離的幻象;
你不是看的人,也不是被看的世界,你是那個看與被看同時出現的無限覺知;
看見不是用眼睛,而是用愛的視野,因為愛看不見差別;

真正的佛眼,不是取得更多視覺能力,而是在同一剎那,洞見一切為一體,沒有隔閡


一體的視野

佛用恆河的沙作比喻:
一條恆河有無數沙子,若每一粒沙又變成一條恆河,那數量將無法想像。
佛說,所有這些無量世界、無數眾生的心,他都悉知悉見。

聽起來像是「他心通」,但真相不是窺探別人的思想——
而是因為在如來的視野裡,所有心本是一心。
沒有分別,就沒有「別人的心」與「我的心」。

你不是個體的心,而是那唯一的意識之場,所有心念在其中升起又消散;
當你與全體合一時,你知道每個人的心,因為他們的心就是你的心;
你所見的一切心,不外是你自己心的投射,當你療癒自己,你同時療癒了所有人。


為什麼佛說「心非心,是名為心」

佛指出,過去心不可得、現在心不可得、未來心不可得。
因為「心」只是時間與記憶上的假立,它沒有固定形體,也找不到真實的起點。

你花一生找心,最後發現那只是故事的旁白;
你是那個看見心念升起的覺知,不是那個心念本身;
心若用來製造分離,它就成了幻象;心若交給愛,它就顯露真相;

當你明白這一點,你就不再被心念綁架,因為它從來不是你。


一體同觀的臨在

「一體同觀」不是靠努力擁有的能力,而是放下分別之心後自然顯現的視野
當五眼合一,不是五種不同的看法同時啟動,而是——
看見的主體與被看的對象,早已是一個整體。

沒有我、沒有他、沒有內外、沒有先後,
只有一片無限的當下,包容一切、接納一切。

這就是佛眼中的世界——
沒有什麼可取,也沒有什麼可捨,
一切都已經在它應有的位置,一切都是剛剛好的安排,
如光,如愛,如無邊的覺知。


精華金句

  • 「真正的看見,不是看到更多,而是看到沒有分別。」

  • 「所有的心,都是同一片意識的浪花。」

  • 「過去心、現在心、未來心都不可得,只有當下的覺知是真實。」

  • 「一體同觀,就是你與萬物同時被看見,並且知道這一切只有一個存在。」


(二)靈性釋義

親愛的當下佛啊,

今天,讓我們不只是看,而是同觀——
用一個沒有界限的眼睛,看見所有的一切。


你可能以為,看得更清楚,是靠肉眼的明亮,

或天眼的遙遠視野,
或慧眼看透無常與幻象,
或法眼的涵容慈悲。
而佛眼,將這一切融合——
在一個當下,同時知曉所有層次,沒有阻隔。

(吸氣,感受胸口的光)
(吐氣,感受周圍空間的擴展)

這不是「看很多東西」,
而是看見——看的人與被看的世界,
從來就是同一片意識的展現。


想像恆河中所有的沙粒,

每一粒沙又變成一條恆河,
如同所有的恆河沙的無量的世界與無數的眾生,
他們的心思、情緒、渴望與恐懼,
全都在你的意識裡閃爍——
不是因為你在窺探,
而是因為你與他們,本來就沒有分開。


(吸氣,默念):「所有的心,都是我的心。」
(吐氣,感受):一切都在同一片光海裡蕩漾。

當你這樣看,
別人的痛苦不是負擔,因為它只是波紋;
別人的喜悅不是羨慕,因為它也是你的流動。
你不再需要「去了解別人」,
因為你早已在他們之中,他們也早已在你之內。


佛說:「心非心,是名為心。」

過去的心,已經不在;
現在的心,沒有停留;
未來的心,尚未出現。
三世的心都不可得,
那麼此刻,你還在追尋哪一顆心?

(吸氣,微笑):「我不是我的念頭。」
(吐氣,安住):「我是那覺知它們的無限空間。」


在這份空間裡,

沒有要守護的身份,沒有要完成的劇情。
你看見的,不再是分別的事物,
而是一片流動的、完整的臨在。

這就是一體同觀——
不是「去看世界」,而是讓世界在你之中被看見


(最後深吸一口氣)
輕輕地在心裡說:
「我當下的眼,無礙無別——佛眼。」
「我當下的觀,與萬物同在、同見。」
「我當下,就是無邊無盡的光與愛。」

(吐氣,安住在這份寧靜,感受自己與整個宇宙同時呼吸)

【金剛大腦 沒煩惱】diamondnw.com

購物車
返回頂端